广昌古腔遗韵--盱河戏
内容介绍:
老剧种艺龄最长者之一。旴河戏发祥于甘竹镇,传统剧目主要有甘竹大路背刘家班的《长城记》(三夜连台本)、甘竹赤溪曾家班的《孟姜女万里寻夫》(二夜连台本),其剧情都是演唱孟姜女的故事,因此俗称该戏为)"孟戏"。清末民初,地方戏逐渐衰落。解放后,广昌专业剧团着手对《孟戏》挖掘抢救,级组强音乐工作者记谱。1962年集中全县民间艺人,研究讲座广昌地方戏。甘竹老艺人排演《孟戏》,专业剧团派人继承学习。"文化大革命"中被迫中止研演活动。1980年《孟戏》再度复苏,以《姜女送衣》、《滴血寻夫》两个折子戏,参加全省部分古老剧种汇演。1981年4月,经省文化厅批准,广昌地方戏正式定名为"旴河戏",原县采茶剧团改为"旦河戏剧团",为僵演唱旴河戏的唯一专业剧团。1982年10月,在文化部、中国戏剧家协会、省文化厅、中国剧协江西分会主办的"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"大会上,广昌旦河剧团改编演出了汤氏原著怨撒金钱》,获得国内外戏剧专家的极高赞许。大会专门开辟了"旴河戏展览演出专场",展演了《画桥分别》、《姜女送衣》和《滴血寻夫》。1984年,省戏曲研究所摄制了在老艺人指导下、原貌演出的传统代表剧目《长城记》(刘家三夜连台本)的录像磁带。该磁带已存入国家艺术之一--海盐腔,广昌旴河戏《长城记》被送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,申报世界文化遗产。
任何一个剧种的确立,都有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程式。广昌旴河戏在这两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风采。旴河戏的音乐属多声腔休系,以唱高腔为主,结合唱昆腔、弹腔(皮黄)、还吸收了极少量的民歌小调。旦河戏高腔,曲调苍健激越,典雅醇丽,悠扬清雅,悦耳动听。据考证,旴河戏高腔保留了明朝"四大唱腔"之一的海盐腔的遗音,它的曲牌有两面三刀大类:一类为受海盐腔浸染过的弋阳腔、青阳腔曲版,在韵味上靠近海盐腔;另一类是一完整保留的海盐腔曲牌,“山坡羊”、"下山虎"等12支曲牌,婉转缠绵,华丽典雅,在对古典戏研究上,有至为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,引起了音乐、歌舞、电视制作、戏剧等各专业界人偏爱和器重,被引用、移植的各类作品逐日增多,逐渐被观(听)众所接受。
旴河戏有独特的的脸谱和表演程式。最初的演出形式是全部角色都戴面具,酷似傩舞的表演,故称傩戏,刚劲粗犷,炽热奔放。后来卸下面具(部分角色仍保留面具),在真脸上化妆,脸谱独特,保留了原始的遗风余韵。表演行当由早期的三生、三旦、三花脸组成,称"九门楼"。以后生、旦花脸各增一角色,发展“十二门楼”。舞台美术最早为一桌二椅,以布幔代城楼的装置。专业剧团成立后,舞美装置有布景、有灯光、有道具,虚实结合,效果更为逼真。
广昌旴河戏,作为百花园中的艺术奇葩,散发着泥土的芬香,有着无限美好的前景。愿这块源旴莲乡而属于祖国、属于民族的传统瑰宝,光芒四射,绵延不断。
下载地址:
播放地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