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戏/大罗戏 戏曲简介
内容介绍:
罗戏又称大罗戏、大笛子戏、罗罗头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戏曲剧种。主要流行于河北省南部肥乡、广平、曲周等县。豫东北范县、清平、南乐以及鲁西阳谷、莘县、冠县等地,也是流行罗戏的地方。 罗戏源于弦索俗曲,与弦子腔、乱弹腔系属同源,何时形成戏曲剧种不详。罗戏本名锣戏,如今还有很多艺人称之为“锣戏”,究其原因应是和使用的乐器有关。史料记载,罗戏是
罗戏
罗戏
从傩戏演变而来的,而傩戏源于远古时代,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祭祀仪式。到了元末明初,这种仪式逐渐发生了改变,开始以歌舞排演故事,等到钟馗的形象出现之后,傩戏才应运而生。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《逸史》,戏曲里的钟馗形象即是从小说中移植而来的。
艺人们在长期的表演中逐渐去除了傩戏的一些弊端,增加了利于舞台表演的艺术形式,傩戏的特点越来越少,逐渐过渡到了罗戏。
罗戏是从舞蹈演变而来的,因此保留了很多舞蹈的动作,特别是一些武打场面,最初的道具都是真刀真枪,对打起来惊险刺激,演员们常常还在表演时增加一些高难度的动作,以真功夫博得观众的掌声。可以说,罗戏的特点在动作,即体现在“武”上。
卷戏则正好相反,崇尚文绉绉的表演,这和它的历史渊源有着很深的关系。卷戏的“卷”字取自佛门圣地的僧人们修行研习时所念的一本经书《卷经》,在做道场时,除了诵经念佛外,还会伴以吹奏、敲打、哼唱着的一种音乐,僧人们称之为“卷调”。
相传明惠帝朱允炆即位之时,他的叔叔燕王朱棣欲夺取皇位,遂在北京以“清君侧”为名起兵,挥师南下时曾在河南省汝南县县城外15公里处驻扎。后来,朱棣做了皇帝,再次来到汝南,就在当年驻扎军队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寺庙,取名燕王庙,并将驻军之处取名为燕亭店。
到了明代末期,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汝南后,一把火烧毁了燕王庙,庙里的一部分僧人被迫还俗到当地民间。别无所长的僧人没有办法,只好靠演奏“卷调”维持生计,他们又将当地的一些汉族民间小调和传说故事加入到“卷调”的演奏之中,使“卷调”逐步演变成了带有故事情节的“卷戏”。久而久之,卷戏得到了当地人的一致认可,随后迅速向外地扩展,豫东、豫北等地开始广泛流行卷戏。当时在汝南县、内黄县、通许县等地都有卷戏班子,逢年过节搭台唱戏成为地方上的重要事项。
不知何时,罗戏和卷戏相遇,一种戏善于动作表演,一种戏着重于腔调语句,两者自然而然同行互补。开始时,往往一个剧目的表演分为上下半场,前面唱卷戏,后面唱罗戏。后来,艺人们渐渐摸索总结,终于把两者合二为一。老百姓也不再分别称呼了,把它统一称为“罗卷戏”或“卷罗戏”。
历史形成编辑
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,罗戏源于弦索俗曲,与弦子腔、乱弹腔系属同源,何时形成戏曲剧种不详。
清末,肥乡县大靳村罗戏艺人梁老皂,在本村打过一个科班,学生除本村人外,尚有邻村青少年参加。该
罗戏
罗戏
班在抗日战争以前活动在河北南部、山东西部、河南北部一些地区,后因战乱散班。梁老皂的徒弟著名者有常奇、郎方铎、韩玉田、韩金海、向月明、李学新、韩金成、刘金邦、赵福等。梁老皂班散班后,该班艺人常奇沦为乞丐,流浪于山东省范县一带。民国二十二年(1943)至三十六年,常奇在范县杨集村教了一班戏。常奇曾于民国三十六年率领该班来肥乡演出。同年年底,常返乡(肥乡大靳村),在本村重新教班。以后,常还在肥乡县小移庄和曲周县芦营分别组成了罗戏戏班。此间,常奇的师弟李同宏也在小靳村建班教戏。
艺术特点编辑
曲牌为主
罗戏以唱俗曲曲牌为主,其中尤以[耍孩儿]使用率最高。它如[山坡羊]、 [香柳娘]、[皂罗袍]、[韭菜花]、[四
罗戏
罗戏
边静]、[赞子]、[调子]、[撞金钟]、[一声雷]、[扑灯蛾]等也是常用的曲牌唱腔。演唱上是男女同腔同调,只用真声,不用假声。
伴奏乐器
罗戏的伴奏乐器,文场有大唢呐(二支)、小唢呐(一支)、笙(大中小各一)、大三弦(一把)、横笛(曲笛一支)、尖号(挑子);武场有扁鼓、大鼓、小鼓(战鼓)、檀板、大镲、大铙、梆子、手锣、苏锣、铙钹、碰铃等。伴奏曲牌则有[抱灵牌]、[三枪]、[点绛唇]、[水龙吟]等。
行当
罗戏的行当,分生、旦、净、丑。生有老生、小生;旦(包头)有老旦、青衣、小旦;净有大花脸、二花脸之分,二花脸称刚花脸;丑又名三花脸。其表演乡土气息浓厚,表演亦讲究程式,但与京剧及其他地方戏有较大差异,如生脚“大仄脚”、“打踢脚”、“大甩头”等动作,夸张幅度较大,与民间“社火”的表演接近。
传统剧目编辑
罗戏的传统剧目约有一百二十余出,经常演出的约三十余出,以历史故事剧居多。如《李渊反并州》、《杨景征北》、《刘伯温访将》、《分水岭》、《金凤钗》、《悟空大战火龙驹》、《保定府》、《战金国》、《耿雁征西》、《海瑞搜宫》、《火龙驹》、《李俊反南京》、《张四姐闹东京》、《山海关》等。反映民间生活的剧目有《借闺女》、《掉包袱》等。
艺术保护编辑
范县罗戏,今 年2月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但这个国内唯一的古老而珍稀的汉族曲牌剧种,即
罗戏
罗戏
将面临着失传的命运。
被誉为中国戏曲的“活化石”、“戏曲鼻祖”的大笛子,又名大笛子罗罗、罗戏,1956年,被文化部更名为大笛子戏。它源于唐代宫廷音乐,成于宋,盛于元朝,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,比昆曲还早。在我国艺术殿堂中,已失传了的唐宋大曲、宫廷音乐、古朴的表演形式等,在该剧种中还原汁原味地保留着。
“大笛子戏有100多个唱腔,它的曲调由当时汉族民间流行的俗曲小令(如山坡羊、娃娃调)所组成。有300多部传统戏,现在能够演出的有20多部。因为没有专门的曲谱,代代都是依靠师傅口传的方式来传授的。”今 年80岁的第七代传承人刘海明对记者介绍说。
明末,范县就成立了罗子戏“公艺班”,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大罗戏,走遍了晋冀鲁豫,演唱了近百个剧目,同时也涌现出一代代优秀演员和大笛民间艺人。“文革”期间,大罗戏剧团被迫解体。1978年、1980
罗戏
罗戏
年,范县前、后店村又先后创班,但仅剩的若干名老艺人早已老迈,几乎每年都有人去世,后继乏人成为大笛子戏的一大忧患。
范县政府从2005年开始有意识地对“大笛子戏”进行保护,并拨款2万元,用于挖掘、整理、抢救大笛子戏,并决定从今 年起每年拨款1万元,专项对大笛子戏进行保护、扶持。
“从培养后继人才做起。由这些老艺人授徒,已经在本村培养了80多名学员,恢复了剧目30余出,登台演出后,受到观众好评。”大笛子剧团团长刘敬仁对记者说。
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小江认为,范县大笛子戏是我国宫廷音乐的缩影,是元明杂剧的一面镜子,又是储存古代中原俗曲小令的仓库,在戏剧界占有重要地位,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。发掘、抢救和保护大笛子戏,将会对中国戏曲的研究提供最原始的资料和佐证。[1]
下载地址:
播放地址:
相关视频下载
- 上一个:返回列表
- 下一个:河南地方戏曲大笛子戏(罗戏)《杨景征南》片段 无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