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苗戏/广西苗剧 戏曲简介

[视频类型]:苗戏

[下载格式]:MP4/FLV

[下载次数]:8

[视频时长]:分钟

内容介绍

1955年,大苗山苗族自治县(今融水苗族自治县)文化馆壮族干部覃桂清根据流传在大苗山各地的苗族曲艺“果哈”的唱本《友蓉伴依》改编成同名文学剧本,汉族干部李道奇以苗族音乐、舞蹈作素材为之设计音乐唱腔和舞蹈动作,又由苗族民间歌手贾三姐、梁锦秀将文学剧本翻译为苗语,搬上舞台,演出后,得到苗族人民的喜爱,并在当年举行的广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中获奖。1956年,根据“果哈”唱本改编的《哈迈》也搬上舞台,参加了广西省群众文艺会演并获奖。从此,苗剧被确认为一个新的民族戏曲剧种。 1957年,大苗山县文化馆举办了第一期苗剧训练班,在全县业余文艺骨干中推广《友蓉伴依》和《哈迈》。不久,吉爱、卜令、振民、元宝、滚欠和移民六个业余苗剧队成立,苗剧很快在全县推广,其艺术形式也相对固定下来。苗剧虽未有专业剧团,但业余演出十分活跃,从1955年至1964年先后编演了《征服鬼山》、《勤公砍米筒》、《林海新涛》、《边寨之夜》等新剧目,并逐步完善提高苗剧表演艺术,逐渐在大苗山县成为很有影响的戏曲形式,因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影响,演出逐渐减少,直至停顿。70年代后期才逐渐恢复。 苗剧的演出还未形成固定的程式,表演、化妆都比较生活化,同时,表演中吸收了苗族芦笙舞、嘎芦舞,以及戴面具的芒蒿舞,用以丰富舞台表现手段,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。 腔 调 苗剧音乐主要由苗族民歌和民族乐曲果哈歌(叙事歌)、笛子歌、儿歌、埋岩歌、芦笙曲改编而成。 唱腔有[配乌腔]、[雁儿腔]、[达珍腔]、[重诉腔]、[杜丢腔]等。[配乌腔]是根据“分心歌”和芦笙曲改编;[雁儿腔]是根据情歌和芦笙曲改编;[达珍腔]取材于儿歌;[重诉腔] 取材于“埋岩歌”;[杜丢腔]根据民歌和芦笙曲改编。这些唱腔都比较短小,为单曲体,只表现一种情绪。 伴奏音乐有[女出场曲]、[男出场曲]等,是根据芦笙曲及吸收其他戏曲音乐改编而成的。乐队无固定的建制,一般配有大中小芦笙各一支,果哈、果铃(苗笛)、二胡、三弦、扬琴等,有时也用手风琴,打击乐主要是“孔明锣”(即小铜鼓),演奏时,悬空挂起,从背面用木桶形共鸣器反复抽送,使其音色有所变化。 剧 目 苗剧剧目除少数根据“果哈”唱本改编的外,大多是现代生活题材的剧目。代表性剧目有: 《友蓉伴依》 1955年覃桂清根据同名“果哈”改编,剧情是:美丽的友蓉姑娘,在坡会上爱上了英俊的迭功,山主的儿子抵高爱上友蓉遭到拒绝,遂怀恨在心,买通官府陷害迭功入狱,并强抢友蓉回府成婚,新婚之夜,迭功越狱逃回,杀死抵高,救出友蓉,两人逃进深山。 1955年8月宜山专区代表队以此剧参加广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,获一般演出奖、剧本奖。 《哈迈》 又名《哈迈姑娘》。1956年覃桂清根据苗族曲艺“果哈”唱本改编,剧情是:传说古代天地相通,哈迈的母亲从天上嫁到苗寨,按“女还舅门”的习俗,哈迈应嫁给天上舅父的儿子。哈迈因爱上了勤劳后生米加达,所以被舅父骗上天庭后,又设计逃回人间,舅父率众家丁追赶而来,迫使一对情侣投崖殉情。米加达变成甘雨,哈迈化做清泉,造福深山苗寨的乡亲。 1956年冬,参加广西省群众业余文艺会演,获优秀编剧奖,1958年3月,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,在南宁作献礼演出。 《边寨之夜》 1956年由朱世祚、李道奇、梁锦秀根据同名话剧改编,为独幕剧,写边防军民团结捉特务的故事。 《征服鬼山》 1958年由覃桂清编剧,写某地苗寨群众,由于迷信思想作怪,不敢上一座名为“鬼山”的地方砍木材,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带头上山伐木,用行动批判了迷信思想。

下载地址:

[ 下载第0集 ]

播放地址: